术语村头的那棵老槐树,枝繁叶茂.在烈日炎炎的盛夏,如同一把巨大的遮阳伞.村民们不约而同地聚集在下面歇凉、听故事、聊天、读书、看报、听收音机……总之,在老槐树下,人们眼界变宽了,心胸开阔了.大家都把这棵树称为“术语村的智慧树”。
这一回,树下聚集着那么多人,既不是聊天,也不是听故事,而是看“增加”和“减少”两家的辩论。
“增加”和“减少”都常在“应用题列车”上露面,不知怎么引起的。
“增加”说: “只要我出现,货物必然多起来.”“减少”则说: “那可不一定,我们出现时货物也不见得就少! ”双方各不示弱,谁也说服不了对方。
“多”和“少”两家也去参加辩论了。
“多”站到了“增加”一边,“少”则帮着“减少”说话。
“见多就加,见少就减,我们一直是这么办的.”“多”并且举出了例子来: “咱村有猪40 头,羊比猪多10 头,求羊,自然是40+10=50 头了! ”“少”则说: “咱村有猪40 头,比羊少10 头,求羊,题中虽然有"少"字,难道能用"40—10=30"求羊的只数么? ”
这与“增加”和“减少”两家的辩论差不多。
“增加”说: “有我在,就得用加,例如: 去年水稻亩产512 公斤,今年比去年亩产增产23 公斤,今年亩产多少公斤? 自然是"512+23"”“减少”说: “当我出现在题目中,同样不能用"减": 去年水稻亩产512 公斤,比今年亩产减少23 公斤,今年亩产多少? ”
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各有各的理由。
辩论还没有结果,那边“扩大”和“缩小”两家又吵起来了,“扩大”坚持见到他要用乘法,而见到“缩小”就必然是除法,这意见却又遭到了“缩小”一家的强烈反对。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一直倚在智慧树上没有吭声的“概念”老人说话了: “要我说,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关键是要分清"以谁为标准数"来比较的.不管青红皂白见多就加,见少就减,见扩大就乘,见缩小就除,肯定会出差错! 各位还是分析一些具体问题吧! ”说罢,他从智慧树上扯下一把树叶,撒向人群。
说也奇怪,每片树叶上都有一道与争论相关的题目.人们立即停止了争论,一个个都在专心地分析自己的问题,转而又互相热烈的讨论了.其中有几个题目是:
(1)公鸡有12 只,比母鸡多5 只,母鸡多少只?
(2)42 个人参加植树,6 个人一组,一共可分几组?
(3)妈妈买来一篮苹果,送给姥姥5 斤,还剩8 斤,妈妈买来多少斤苹果?
(4)16 爸爸的全身照片是厘米,正好是他身高数值1/10的长度,爸爸身高多少?
(5)今年发展35 名少先队员入队,是去年发展队员数的7 倍,去年发展了多少名少先队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