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机器人技术 < 百科全书 < 首页 :当前 
棋坛冠军
来源:世界科技百科 专题:机器人趣事

机器人与人下棋,而且屡屡取胜的事,很早就在欧洲各国流传开来.1796年,奥地利的维也纳,突然出现了一个穿着土耳其服装的机器人.这个机器人安坐在一个柜子后面,柜面上摆着一盘棋.机器人用左手着棋,动作准确与真人无异.这个机器人的设计、制造和所有人,是当时因此而闻名欧洲的沃尔夫根.冯·肯勃伦男爵。

肯勃伦在显示他的机器人表演之前,都要先把柜子的每个门和抽屉全部打开,把它的内部构造各种杠杆、齿轮、圆筒等,一一让观众看个清楚,然后,再把柜门关上,抽屉闭拢.这时,肯勃伦就会宣布: 在场的所有人,只要愿意,都可以和这个机器人对弈.想了解一下究竟,尝试一下这个新鲜玩艺的人自然不少.结果,所有自告奋勇的棋迷,都被它杀得大败。

奥地利国王约瑟二世,对肯勃伦的这一创造十分欣赏,以他的名义派遣专使,随着肯勃伦遍访欧洲各国宫廷.这个机器人果然不负主人的期望,它不仅把奉命前来应战的各国王子、王孙都狠狠教训了一番.最后,有几个不甘示弱的君王亲自与机器人对阵,同样也被机器人杀得大败.败在机器人手下的著名君主中,除了有俄国女王叶卡捷林娜二世外,还有那在战场上所向无敌,曾几番席卷欧洲的拿破仑一世.机器人战无不胜,力克不可一世的欧洲霸主,不仅使主人肯勃伦男爵名利双收,连奥地利国王也因此扬眉吐气。

说来也好笑,这个机器人下棋实际上是肯勃伦设计的一种骗局,但是,这一平常的魔术竟使许多“天之骄子”都上当受骗,而且在肯勃伦生前一直无人戳穿他的鬼把戏.直到他死后,美国人以高价买下这个机器人准备深入研究时,才发现肯勃伦玩了30年的障眼法.原来这个机器人前面的柜子中可以藏人,机器人的每着棋完全由柜中人在暗中操纵.后来,由于这个机器人有“战胜”拿破仑的光荣历史,仍然被当作珍贵文物收藏于美国费城的博物馆.1854年它不幸毁于一场大火。

尽管200年前这个机器人下棋的故事,已成了世间一桩笑话.但在今天,机器人下棋则成了真正的奇迹.在西方一些国家,机器人国际象棋手和机器人围棋手在普通商店中就能买到.空闲时坐下来与机器人对弈几盘已成乐事.不少棋迷和象棋大师同电脑软件开始结合起来,积极开展机器人下棋的程序编制,使机器人的棋艺日趋提高。

早在1959年,美国工程师塞谬尔就在IBM704 电脑上,编制了一套下棋程序.在下棋时,他本人输给了机器人.1962年,他改进原来的设计,在比赛中,机器人竟然战胜了美国一个州的棋赛冠军罗伯尼莱。

据说,目前最好的机器人棋手,除有数的几个像棋大师外,几乎能击败所有的棋坛高手。

机器人能与人进行象棋对弈和比赛,那么有没有机器人与机器人之间进行象棋大赛呢? 有.美国从1970年以来,每年举行一次机器人国际象棋大赛,并邀请其他国家的机器人前来参赛。

国际象棋,从延生到今天已有2000 多年的历史,由于这种活动融智力和娱乐为一体,加上它棋子形象生动,便于识别,规则也不复杂,因此,受到不少国家人们的喜爱.世界各国都拥有众多的专业和业余国际象棋手。

在美国,每年都要举办国际象棋锦标赛,然而,在1970年的大赛上,参加比赛的棋手不仅有人,而且还有机器人.由于这种别开生面的棋赛,博得众多棋迷的赞赏和支持,为此,美国计算机协会把一年一度举行这样的锦标赛作为制度规定下来。

1979年10月,在美国“汽车城”底特律市,举行的国际象棋锦标赛盛况空前,共有12 台由电脑控制的机器人报名参加比赛.其中8 台是美国的,3 台来自加拿大,1 台来自荷兰。

这场精采的国际象棋锦标赛吸引了许多观众,一些没有买到入场券的棋迷们蜂拥而至,使底特律市体育馆看台上坐无虚席,连走廊、过道上也挤满了人。

比赛开始,首先上场的是美国明尼苏达州的机器人,对美国北加利福尼亚州的机器人.由于明尼苏达州的那台机器人,有一个被称为“象棋4.9”的弈棋程序,所以人们称它为像棋4.9”.而北加利福届亚州那台机器人的“脑子”里,装有一个冠以美称—“公爵夫人”的下棋程序,因此,人们叫它“公爵夫人”。

“象棋4.9”在上届国际象棋锦标赛上,屡遭挫折.经过几年的“刻苦训练”,棋艺有了很大提高.这次它是抱着“报一箭之仇”的心情而来,决心在这场比赛中与“公爵夫人”一比高低.这两位棋坛高手开局以后,你采用“西班牙布局”,我对以“西西里防御”,如此你来我往.经过四局比赛,“象棋4.9”果然旗开得胜,以赢三局,平一局的战绩取得这场胜利.比赛结束后,象棋4.9”欣喜若狂,而“公爵夫人”虽然输了棋,但很不服气,“要求”增派自己的队友,被誉为“美女”的机器人来为自己挽回败局.然而,比赛场上,是有规定的,中途易“人”有违大会规则.这样,“公爵夫人”只好“饮恨而去”。

这届锦标赛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象棋4.9”和国际象棋大师大卫.利维之间的一场比赛.“象棋4.9”是在棋手兼程序员——戴维.斯莱特的协助下参加比赛.按照“美国国际象棋协会”的级别规定,大卫.利维的棋艺水平要比“象棋4.9 或戴维.斯莱特稍微高一筹,然而,这位象棋大师却想和刚刚击败“公爵夫人”的“英雄”比试一下。

戴维.斯莱特稍改变了一下“象棋4.9”的程序,使它能够暗示“象棋4.9”怎样着法,“象棋4.9”通过自己的“头脑”计算给出这着棋是否该下的“意见”。

这是一局精彩的比赛,整个赛程一直扣人心弦.双方你来我往大战了50回合,最后大卫.利维才以微弱的优势战胜了“象棋4.9—戴维.斯莱特队”这时且不说观众,连“两位”局中人都承认,这是一场激动人心的较量.赛后,戴维.斯莱特说: 这次失败应当归罪于我太相信和采纳“象棋4.9”的意见,不然的话,还是有可能取胜的.“象棋4.9”则有“苦”难言。

当然,除了能参加像底特律国际象棋大赛的这些机器人外,更大量的是受小型电脑控制的机器人棋手,它们大多活跃在各个家庭.美国生产的一种叫“弈棋挑战者”机器人,就可以随时听从象棋爱好者调遣.你想和它下棋,只需在棋盘上挪动棋子,它就能很快作出反应,走出自己的一着棋.使人更为开心的是,“弈棋挑战者”还会说话.对于50 个词汇已经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它能说出每一着棋的称呼,如: “马C3—d6”,“吃掉”你的某个棋子时,还客气地打个招呼,当你违反了棋赛规则,它会用“语言”警告你。

机器人能够下棋,全靠电脑的帮助.电脑能够记住国际象棋大师们编制的各种程序,因而它们能博采众长,精通各大名家的“高招”.机器人靠电脑将各种可能的棋局储存起来,在下棋过程中,电脑根据它本身的“记忆”或“经验”来修正程序,也就是改变它的逻辑途径或参数值。

每走一着棋,通常有32 种可能情况.一位好棋手在下一着棋之前,要预先考虑几着棋.如果两着棋,这意味存在32×32=1024 种可能情况.因此,一个机器人在落一颗子之前,一般要考虑10 亿种以上的可能情况。

电脑计算速度比人脑快,所以它在与人下棋时,比较、选择走棋的能力比人强.但是,电脑软件目前还不能引用高深的战略,而只能按照程序走棋.它的每一次运算只管眼前这一步,下一步怎么走,只能下次再运算,这就使得机器人下棋时在战术上虽然机敏,在战略上却缺乏“深谋远虑”.如果一步不能置对手于死地,就很可能被人乘虚而入.人的头脑则比它复杂的多,高手走棋,一般可以看一二十步,这是机器人难以相比的。

几年前,上海国际象棋队小将吴晓莹,在参加一次国际象棋赛时,与英国机器人棋手相遇.这个机器人,储存有100 名国际大师的棋谱和棋局.它的“领队”宣称这个机器人能与任何棋手一比高低.在这次棋赛中,也确实咄咄逼人,一连击败东道主菲律宾的全国冠军和其他国家的几名好手。

第五轮由吴晓莹出战,她执白棋先行,走了一步“马”,机器人经过计算立即出“兵”,吴晓莹也起了“兵”挺住,几个回合后,吴晓莹看出机器人的破绽,她在第6 步时虚晃一枪,不走“王后”而是移“马”.这一着棋,使机器人大出意外,因为它储存的程序中无此怪招.这时只听见机器人“格勒勒、格勒勒”地动开了脑筋,10 分钟后才勉强走出一步,吃掉白棋一个小兵,急得在一旁的机器人指导——特级大师托雷摇头苦笑.原来机器人吃掉对方一兵,而将自己三个兵排成一条直线,犯了棋局的大忌“叠兵”.这时吴晓莹乘胜攻击,使机器人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阵脚很快乱了下来.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走投无路的机器人只好认输。

比赛一结束,大厅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观众为中国小将的胜利而高兴.机器人输了棋,则“若无其事”,而它的“领队”却十分尴尬,无可奈何地承认: “人,还是比机器人强”。

下页:好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