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守这一对矛盾,是推动足球技术、战术发展的动力.足球的进攻战术和防守战术,是从球队在比赛中所采用的阵型而体现出来的。
足球比赛的胜负是以把球送进对方大门而决定的,所以进攻是最基本的最主要的战术.在英国,最初的队形是1—1—8,即除守门员外,从后向前,1 个后卫,1 个中卫,8 个前锋.这种阵型的攻击力是很强的,但防守能力很差,在对方的强大攻势下几乎不堪一击.所以苏格兰人发明了2—2—6 队形,使防守的力量增强了.后来,剑桥大学球队又采用2—3—5 队形,使攻防力量渐趋平衡,中场的3 名队员,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比较灵活,因此很快风行欧洲大陆,足球界把这种队形称为"金字塔形"。
1934年和1938年,意大利队连获两届世界杯赛冠军,他们采用的是"双 W "队形.后防线上是5 名队员,采用2—3 配备,即2 名后卫,3 名前卫;前锋线上也是5 名队员,采用2—3 配备,即2 名内锋,3 名前锋(中锋和左右边锋).用"双W"队形来对付"金字塔"队形非常有效,进攻时3 名前卫上前助攻,可形成兵力优势,防守时内锋撤防,在中场就对对方形成了兵力优势,阻止和破坏对方进攻。
英国人研究了各种阵型的优缺点,结合自身的特点,又创造了"WM"式阵型。
"WM"式阵型具有攻守平衡,分工明确,中场力量较强等特点.进攻时主要采用高中锋中央突破,两边锋外线吊中的打法;防守时经常采用紧逼盯人.这种队形在英式足球风格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谓英式足球,其主要特点是对抗凶猛,进攻时直来直去,简捷快速,防守时全场紧逼盯人,攻防转换十分迅速。
"WM"式阵型,很快风行世界,一直沿用到20 世纪50年代.以后又陆续出现了"424、433、442、352、451"阵型等,需加强进攻时,增加前锋的兵力,需加强防御时,增加后卫兵力,根据不同比赛对象的特点,灵活运用.直到1974年,荷兰队在第10 届世界杯赛上采用了"全攻全守"的踢法,才使人耳目一新,并轰动了国际足坛.荷兰队采用"全攻全守"战术,获得 1974年和1978年两届世界杯亚军,并造就了克鲁伊夫、内斯金斯等一代超级球星.原西德也采用了这种打法,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现在,"全攻全守"被公认是世界足球的发展趋势,因此它被誉为足球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第三次革命。
所谓"全攻全守",顾名思义,亦即以攻为主,攻守结合,攻时全线压上,守时全队扼守.十上十下,波峰迭起,势如破竹.其主要特点是: 有位置要求但又不受位置的约束,尽力争夺、控制中场.攻时前锋不停地交叉换位,前卫快速插上,后卫压上助攻,形成排山倒海连珠炮式的攻击;丢球后每一个前锋首先都是后卫,就地拼抢,逼得对方没有喘息的余地,一旦得球,立刻进行快速反击."全攻全守"打法要求攻守平衡,故它又称"全面型踢法"或"总体型踢法"。
充沛的体力和高水平的技术能力是实现"全攻全守"打法的物质保证和基础条件.这样,运动员才能在全场90 分钟~ 120 分钟的时间内,在任何地区和位置掌握攻防战术的变化,始终如一地投入闪电般的攻击以及进行有效的防守."全攻全守"踢法的创始人之一、原荷兰国家队教练米歇尔斯认为,荷兰队仍然是当今全攻全守的最好代表。
"自由人"由"清道夫"发展而来,它是自由中卫或拖后中卫的别名.随着现代足球"全攻全守"打法的出现,它也应运而生了(1333 阵型中的"1" 即为其人).它的职责是: 守则坐镇门前中央要塞,左中右三方均要顾及;攻则又是出色的后场进攻组织者,或控或带或传均有独到功夫.——它是现全攻全守型打法的一个鲜明特点.前西德队的贝肯鲍尔被誉为"自由人"的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