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中国美术史 < 百科全书 < 首页 :当前 
三、唐、宋、辽、金、元重要木构建筑
来源:文艺百科 专题:美术世界

现存早期的重要木构建筑物在阐明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发展上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如前面所谈到过的,中国古代建筑物普遍流行的营造方法是用木材造成的框架结构.木材结构的发展与进步的研究,就是中国建筑艺术和技术科学的中心课题。

根据考古学家发现的遗迹和文字的及图像的材料推断,可以确定在殷、周、秦、汉各代木构建筑物都占主要的地位.但完整的实例只有唐代末年以来的若干寺庙的组成建筑群或单独的殿堂被保存下来.至今为止,唐、五代、宋、辽、金的重要木构建筑物已知为四十二座,有肯定年代的共二十二座,这些古建筑物大多数在河北和山西.而山西最多,共十九座(其中十二座有肯定的年代).除山西省以外长江以南各地又陆续发现了一些建筑物.在已发表了较完整的调查材料的古建筑中,山西五台佛光寺、大同的上下华严寺、太原晋祠、朔县崇福寺、河北蓟县独乐寺、正定隆兴寺等都是成组的古建群,并保存着原有的平面布局。

元代的木构建筑物最重要的,例如: 定兴的慈云阁、河北正定的阳和楼、曲阳北岳庙的德宁殿、安平的圣姑庙和山西赵城的广胜寺、稷山青龙寺,都沿袭宋代的传统风格。

这些木构建筑物具备各种形式.例如: 屋顶的样式有庑殿、歇山、悬山等.建筑物平面有长方(一般殿堂)、正方(太原晋祠圣母殿,而且四周有回廊)等.建筑类型有殿堂、楼阁、塔和桥。

殿堂建筑中以山西五台山的南禅寺的大殿首先引起注意.这是解放以后才发现的,我国最早的一座木构建筑物.建于唐建中三年(公元七八二年),是唐代会昌废佛时候遗漏未拆毁的.殿面积不大,进深具三间的歇山顶小殿,殿内并保存有经后代重修过的唐代塑像十七尊。

在造型上获得更大的成功的殿堂是列为第二座最早的木构建筑物的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殿广七间、深四间,单檐四注庑殿顶.“侧角”(角柱的柱头微侧向内)及“生起”(角柱增高)都很显著,而产生稳定及纠正视差的效果.殿建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八五七年)在风格上是唐代建筑的典型代表,给人以简洁、宏大庄严的感觉。

佛光寺大殿内的雕塑,除了佛和菩萨等三十余躯像在重新装銮后仍保持唐代样式外(图297),最重要的是两座侍坐供养者像.一是女弟子施主宁公遇,面型丰满,是唐代贵族妇女的理想的体态.一是沙门愿诚,表情冷寂清苦.二像都有高度的真实感。

大殿内槽拱眼内并有壁画,为佛及菩萨等小像,有唐代原作,也有宋代的补绘。

木构的多层建筑物特别表现了古代匠师的智慧.作为楼阁的重要实例的是河北蓟县独乐寺的观音阁.观音阁和山门在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物中有突出的地位.其修建年代是辽统和二年(公元九八四年),观音阁全高二十二米,外部看似两层,实际上是三层,二层、三层都留出中间一个空井,一尊十一面观音像突出而上(图298).观音阁在木结构上表现了相当程度的复杂性,多种斗栱结构产生的装饰效果增加了整个外部的优美装饰。

山西应县佛宫寺的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一○五六年).塔高六十六米,底层直径三十米,平面八角形,外表五层,内部更多四层暗楼,实际上是九层.建筑雄伟,结构精巧.斗栱的作法和结构,非常繁复,六十余种不同的斗栱与各种不同的梁、枋、柱等有机地综合起来成一不可动摇的完美的整体,曾经历过元、明各代的地震的考验.佛宫寺木塔是古代匠师在运用木材方面的卓绝范例(图296)。

独乐寺和佛宫寺都是辽代统治区的建筑物,而保留了浓厚的唐代风格,是汉族文化在契丹贵族统治下的继续发展。

下面举几个可以看出完整的平面布局的建筑的实例。

宋代建筑中有代表性的是河北正定隆兴寺建筑群(宋开宝四年,公元九七一年).其第一进殿“大觉六师殿”只余残址,第二进“摩尼殿”以独特的造型,自具风格,为重檐九脊殿,但加四面抱厦各以山面向前,由若干单位积叠而成.第三进“韦陀殿”毁,其后侧左右的“慈氏阁”和“转轮藏殿”,特别是后者仍保存唐代原状.最后一进“佛香阁”,规模宏大.隆兴寺保存宋代塑壁甚多,又有铜铸菩萨像一尊。

宋代另一重要建筑群是山西太原晋祠.这一组建筑物包括正殿(或称“圣母殿”)、献殿和两殿之间的“鱼沼飞梁”,都建于宋天圣年间(公元一○二三——一○三一年).正殿内有精美的塑像,殿外四围为回廊.飞梁为十字形的木构交跨池上,是一新颖的结构(图300)。

元代有代表性的建筑群是山西赵城广胜寺.全寺范围较大,分为上寺、下寺和龙王庙三部分.下寺大殿为元代原构(元至大二年,公元一三○九年),龙王庙为延祐六年建.其他各部都经明、清重修,但整个规模仍保持旧观.此外,广胜寺的重要性还在于有一座明代的十三级的八角琉璃砖塔.明应王殿中有元代壁画和雕塑,寺中贮藏过金代的大批佛经(赵城藏).这一切都增加了广胜寺的历史价值。

关于宋元建筑,除木构建筑物外,砖石建筑中以塔为最多.现在流行的塔的样式多直接沿袭宋、辽.北京的天宁寺塔(辽)和杭州的六和塔(绍兴廿六年建,公元一一五六年)可以作为代表.元代喇嘛教流行,表现在建筑上最突出的现象是喇嘛塔,如北京妙应寺白塔(至元八年,公元一二七一年建)是这一类型中最早的一座。

宋代出现了一部重要的建筑艺术和工程的著作: 《营造法式》.十世纪末叶著名的匠师喻皓,最长于建造木塔及多层楼房,由江南到汴梁,他曾设计汴梁的开宝寺塔,先作模型,然后施工,他设计的塔身向西北倾侧以抵抗当地的主要风向,他预计塔身在百年内可以被风吹正,塔可站立七百年.喻皓曾将木材建造经验编成《木经》一书,《木经》是《营造法式》的基础.《营造法式》是北宋末官家的建筑师李诫著,刻版于公元一一○三年,纪录了各种建筑构件相互关系及比例,以及斗栱砍削加工作法和彩画的一般则例,并且概括了一定的技巧,而有指导的意义。

下页:四、宋、辽、金、元的宗教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