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学说,是古人用以认识和解释自然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我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属于古代哲学范畴.阴阳学说被引入到中医学中,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对中医学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阴阳的概念写成文字首见于《周易》"一阴一阳谓之道".凡是光明的、温暖的、向上的、好动的、主动的、施以的、轻的、在外的、明朗的、兴奋的、具有温煦作用的……为阳,具有这些特征的事物或现象都属阳性;凡是黑暗的、寒冷的、向下的、喜静的、被动的、接受的、重的、在内的、晦暗的、抑制的、具有滋润作用的……为阴,具有这些特征的事物或现象都属阴性。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应用极广,几乎涉及到一切方面,如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还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中医基础理论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人体阴阳失去平衡,出现偏盛偏衰的结果.用于疾病的诊断就是阴证、阳证,是中医临床八纲辨证中的总纲.阴证,这里指的是虚寒证,阳证则指的是实热证.中医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则就在于调整阴阳,使失调的阴阳重新恢复平衡。
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思想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最早的木、火、土、金、水的概念,是指构成自然界万物的几种基本物质,与此相对应,人体中的五行是: 木——肝,火——心,土——脾,金— —肺,水——肾.中医也运用五行间的相生、相克关系来阐释五脏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协调平衡关系.五脏的相生关系: 肾精滋养肝阴,称为水能生木;肝藏血以济心,称为木能生火;心的阳热能温暖脾土,称为火能生土;脾运化水谷以充肺,称为土能生金;肺阴滋润肾阴,称为金能生水.五脏的相克关系: 肺气的清肃下降可以制约肝阳的上逆,称为金能克木;肝木的疏泄条达可以疏泄脾土的壅滞,称为木能克土;脾土的运化可以制约肾水的泛滥,称为土能克水;肾水的滋润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称为水能克火;心的阳热,可以制约肺之肃降太过,称为火能克金.这样,每一脏都有促进、助长的力量,也有制约、抑制的力量,如此即可保证这个脏的功能不亢不衰、协调平衡。
五行学说用于疾病的治疗包括按相生规律的治疗和按相克规律的治疗两个方面.按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是: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如肾阴不足不能养肝阴,最后导致肝阴也虚,肾属水,肝属木,水能生木,所以肾是母,肝是子,治疗时可不必直接补肝阴,可通过补母法(补肾阴)而使子强壮起来。
按相克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是: "抑强扶弱."如肝木过亢,或乘克脾土,或反侮肺金,这时,病变的主要矛盾是肝木过旺,所以应用"抑强"法,用疏肝、平肝、泻肝等方法将亢旺的肝木平复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