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中药全书 < 健康书籍 
犀牛角的作用、介绍
来源: 类别:中草药大全

为犀科动物印度犀Rhinoceros unicornis L.、爪哇犀Rhinoceros sondaicus Desmarest、苏门犀Rhinoceros sumatrensis(Fischer)等的角,又称犀牛角.味酸、咸,性寒.入心、肝经.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定惊安神.主治:伤寒温疫热入血分、惊狂、烦躁、谵妄、斑疹、发黄、衄血、下血、痈疽肿毒.内服:磨汁或研末,1~2g;煎汤,1.5~6g;或入丸、散.外用:磨汁涂。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犀牛角的主要成分为角蛋白(Keratin)、胆固醇、磷酸钙、碳酸钙等.还含有其他蛋白质、肽类、游离氨基酸、胍衍生物(Guanidine derivatives)、甾醇类等.犀角用热水抽提,可得 2mg/g 的氨基酸,其中含丝氨酸、甘氨酸等约 20 种.水煎液又含乙醇胺。

药理作用:

1.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a. 强心作用:10%犀牛角水煎剂对在位或离体蟾蜍心及离体兔心均有强心作用,能使心脏收缩力加强,振幅加大,心率增加,每分钟输出量增多.剂量加大,则使离体蟾蜍心脏表现强心作用后,很快就表现为中毒现象,最后停止于收缩期.犀角的热浸液对因毛果芸香碱而致功能衰弱的蛙心脏,有使心搏明显加强,使之恢复原状的作用.犀角的强心作用主要是由于直接兴奋心肌的结果。

b. 对血管的作用:用10%的犀角煎剂对蟾蜍下肢血管灌流,在短时内见血流比正常减少,而后逐渐增加,超过了正常流量.提示其对下肢血管是先收缩而后扩张。

c. 对血压的作用:犀角煎剂对麻醉犬、家兔静脉注射,其血压先上升,后下降,然后持续上升.其降压作用与迷走神经关系不大,其血压先略升高而后下降的现象,可能和其先收缩血管而后扩张有关.当血压恢复后又连续增高,可能是因其对心脏的兴奋作用此时超过了血管扩张的作用或此时血管扩张作用已经消除的原因。

2. 解热作用 犀角对大肠杆菌发热之家兔无解热作用.但有报道认为,静脉注射犀角的生理盐水浸煮液对大肠杆菌引起的发热家兔,能使之体温降至正常.对用温热刺激法或肾上腺素脑内注射引起发热的家兔,静脉或皮下注射犀角浸液无解热作用。

3. 镇惊作用 有报道认为,犀角有一定的定惊作用,其对中枢神经的作用点可能主要是在脊髓.实验证明:用犀角混悬剂给小鼠灌胃(3g/kg 体重),连续三天,对戊四氮和咖啡因的作用无明显影响,但对士的宁的作用,似可延长反应的潜伏期和动物生存时间,动物反应率和死亡率也有所下降,同时可延长戊巴比妥钠组动物的睡眠时间。

4. 其他作用 对健康家兔静脉注射犀角注射液,能使之白细胞总数呈短暂的急剧下降后,出现持续较长时间的上升.亦能使凝血时间缩短,血小板数增加。

犀角生理盐水浸煮液静脉注射,对离体兔肠和子宫有兴奋作用;对兔眼有轻度的扩瞳作用。

犀角煎剂在体内、体外对葡萄球菌均无抑制作用。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乙脑 犀角5g、生地15g、生石膏20g、知母10g、连翘10g、玄参10g、麦冬 6g、莲子心2g、石决明10g、天竺黄5g、全蝎5g、僵蚕5g,水煎服.治疗重症乙脑9例,全部治愈.平均住院15.4天,最短6天,最长26天.[江西中医药 1985;(4):18]

2. 治疗荨麻疹 犀角片3g(锉粉冲服,如无犀角可用水牛角代替,用量30g),生地黄、赤芍、牡丹皮、紫花地丁各10g,白僵蚕、紫草各6g,随证加减,水煎内服.治疗30例,痊愈27例,显效2例,无效1例.[广西中医药 1990;13(4):6]

3. 用于洋金花中毒 犀角粉1.5g,研末灌服,2小时1次,抢救1例经用西药综合抢救6小时无效的洋金花中毒患者,服犀角粉2次后神志渐醒,安静,呼吸平稳,可对答及辨认亲人,观察2天,痊愈出院.[吉林中医药 1986;(3):27]

方剂选用:

1. 治疗太阴温病;神昏谵语:犀角尖二钱(冲磨),元参心三钱,莲子心五分,竹叶卷心二钱,连翘心二钱,连心麦冬三钱.水煎服.(《温病条辨》清宫汤)

2. 治疗急黄,心膈烦躁,眼目赤痛:犀角屑一两,茵陈二两,黄芩一两,栀子仁一两,川升麻一两,川芒硝二两.上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又竹叶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太平圣惠方》犀角散)

3. 治疗伤寒热毒内盛,身发赤斑:犀角(镑)、麻黄(去根节)、石膏各一两,黄连(去须)三分,山栀子仁一两半.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圣济总录》犀角汤)

4. 治疗热病咽喉赤肿,口内生疮,不能下食:犀角屑一两,川升麻一两,川大黄(锉碎,微炒)一两,马牙硝半两,黄柏(锉)半两,黄芩一两.上药捣筛为散,以水四大盏,煎至一大盏,去滓,入蜜三合相和,煎一两沸,放温,徐徐含咽.(《太平圣惠方》犀角煎)

5. 治疗吐血似鹅鸭肝,昼夜不止:犀角二两(镑屑生用),桔梗二两(生用).上二味,捣罗为散.暖酒调下二钱匕.(《圣济总录》)

6. 治疗下痢鲜血:犀角(屑)、干地黄、地榆各二两.上三味,捣筛,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水一升,煎取五合,去滓,温服之.(《古今录验方》)

配伍效用:

犀角配伍羚羊角、石膏 犀角清热解毒、凉血定惊;羚羊角清热解毒、平肝息风;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三者相伍,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息风定惊之功效,用于治疗温热病之壮热谵语、发斑、抽搐等症。

犀角配伍生地、赤芍、丹皮 犀角清热凉血解毒;生地清热凉血养阴;赤芍、丹皮清热凉血散淤.四药伍用,有泄热凉血、活血散淤之功效,用于治疗热入血分,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尿血、便血等;或热扰心营而引起的谵语狂躁、斑疹紫黑、舌绛起刺等症。

[注意事项]

宜忌:孕妇慎服.畏川乌、草乌。

“妇人有妊勿服,能消胎气.”(《雷公炮制论》)

“痘疮气虚无大热者不宜用,伤寒阴证发躁,不宜误用.”(《本草经疏》)

毒副作用:犀角毒性很低.家兔静脉注射10%犀角煎剂4ml/kg,未见中毒现象.小白鼠静脉注射30%犀角煎剂0.5ml,可出现痉挛、呼吸不整、眼突出,5分钟内消失,以后呈睡眠状态达5~6小时。

[医家论药]

“犀角,气寒,味苦酸咸,无毒,……解心热,止烦乱,安心神,镇诸惊,何谓哉?盖寒能制热,苦能泻火,寒苦入心,则心热解,而烦乱止矣,热解烦止,更兼酸以敛神,则神安矣,心定神安,而血以养筋,则惊镇矣.其曰明目者,盖火热下行烁肾,故目昏.其曰清音者,盖火热上行逼肺,故音哑,今火热既去,且又咸以滋肾,则水又足以胜火,而目之所以明者,此也,音之所以清者,此也.大都伤寒温疫,风肿疮疡诸症,皆火热为之也,今火热既去,则邪不得以夺正,而寒疫之所以除者,此也,肿疡之所以消者,此也.易老云:上焦蓄血,犀角地黄汤主之;中焦蓄血,桃仁承气汤主之;下焦蓄血,抵当汤主之.三法宜知,不可忽也.痘家热症,逼血妄行及烦闷小便赤涩,并痘色红紫者,宜用之以解热,若虚寒症勿用.畏川乌草乌.”(《药鉴》)

“犀角,足阳明药也.胃为水谷之海,饮食药物必先受之,故犀角能解一切诸毒.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风邪热毒,必先干之,故犀角能疗诸血及惊狂斑痘之证.”(《本草纲目》)

“犀角,性升而善散,故治伤寒热毒闭表,烦热昏闷而汗不得解者,磨尖掺入药中,取汗速如响应.仲景云:如无犀角,以升麻代之者,正以此两物俱入阳明,功皆升散,今人莫得其解,每致疑词,是但知犀角之解心热,而不知犀角之能升散,尤峻速于升麻也.倘中气虚弱,脉细无神及痘疮血虚,真阴不足等证;凡畏汗、畏寒、畏散者,乃所当忌.或必不得已,宜兼补剂用之.”(《本草正义》)

“犀角,今人用治吐血、衄血、下血,伤寒蓄血发狂谵语,发黄、发斑,疮痘稠密热极黑陷等证,皆取其入胃入心、散邪清热、凉血解毒之功耳.”(《本草经疏》)

“犀牛角,治吐血、衄血、大小便血,犀角地黄汤为专药.若患久气虚,又为切禁,以其能耗散血气也.痘疮之血热毒盛者,尤为必需;然在六、七日灌浆之时,又为切禁,以其能化脓为水也;而结痂后余毒痈肿,则又不忌;惟气虚毒盛之痘,切不可犯.”(《本经逢原》)



 · 下页:豨莶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