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中药全书 < 健康书籍 
砒霜的作用、介绍
来源: 类别:中草药大全

砒 石

为氧化物类矿物砷华 Arsenolite 的矿石.目前多为毒砂 Arsenopyrite、雄黄 Realgar 等含砷矿石的加工制成品.亦名砒黄(《日华子本草》)、人言(《本事方》)、信石(《救急易方》)等.味辛、酸,性热,有大毒.入肺、肝经.功能:劫痰截疟、杀虫、蚀恶肉.主治:寒痰哮喘、疟疾、休息痢、痔疮、瘰疬、走马牙疳、癣疮、溃疡腐肉不脱.内服:入丸、散,每次 0.002~0.004g.外用:研末撒、调敷或入膏药中贴之。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砒石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砷或名亚砷酐(Arsenous oxide,Arsenous acid anhydride,As2O3)。

药理作用:砒石有杀灭细菌、原虫和螺旋体的作用;亦有杀灭活体细胞,使其产生崩坏的作用。

长期吸收少量砒石,可以造成轻度的内缺氧,抑制氧化过程,减低基础代谢,引起同化作用增强,促进蛋白质合成,脂肪组织增厚,皮肤营养改善,加速骨骼生长,活跃骨髓造血机能,促使红细胞和血色素新生.此作用不是积极增加机体代谢引起的现象,而与高空低气压时的生理状态相仿。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疟疾 白砒石0.3g,放于中号膏药中心,于发作前24小时贴于T3 椎上,疟止揭下,治疗以间日疟为主的疟疾患者94例,痊愈59例,减轻12例,无效23例.[上海中医药杂志 1965;(6):9]

2.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白砒0.9g,白矾、淡豆豉各9g,共研细末,制成散剂、丸剂或胶囊.成人每次0.5g,每日1次,睡前冷开水冲服,100天为1个疗程.忌食油腻.治疗单纯型、喘息型支气管炎69例,临床治愈7例,显效20例,好转35例,无效7例.[赤脚医生杂志 1971;(6):11]

3. 治疗淋巴结核 砒石粉1~2g,加白开水 60~80ml 加热,熏蒸劳宫穴,每次15~20分钟,每日1次,10日为1疗程,疗程间停药7天,治疗10例,治愈7例,显效3例.[内蒙古中医药 1989;8(3):23]

4. 治疗斑秃 白信石0.6g,新鲜生姜3小块,放入高度白酒60ml中浸泡2天,取浸制的生姜擦患处,力度适中,边擦边蘸药液.每日3次,每次1~3分钟.可配服七宝美髯丹,每日1~2次,每次9g.治疗斑秃200余例,疗效甚佳.[浙江中医杂志 1986;(3):132]

5. 牙髓失活剂 砒石具有牙髓失活作用,将砒石(芝麻粒大小)包在棉花中,蘸砒石炭酸溶液置于牙髓孔处,覆盖棉花,外封黏固剂48小时后,开髓去髓,用于牙髓失活150例,1次成功107例,总有效率为90.7%.[口腔医学 1984;4(2):64]

方剂选用:

1. 治疗诸虫痛:砒黄(细研)一两.用水浸炊饼心为丸,如小豆大.每服二丸,用煮肉汤下,空心食前.(《圣济总录》砒黄丸)

2. 治疗遍身生云头癣,作圈如画,或大如钱,或小如笔管文印:砒石一、二分.研极细,以米汤五、六匙稀调.以新毫笔以癣圈涂之.(《本草汇言》)

[注意事项]

宜忌:有大毒,用时宜慎.体虚及孕妇忌服。

毒副作用:砒石中含有三氧化二砷.砷有原浆毒作用,且能麻痹毛细血管,抑制含巯基酶的活性,并使肝脏脂肪变、肝小叶中心坏死,心、肝、肾、肠充血,上皮细胞坏死,毛细血管扩张.枯痔散中含有白砒,如给兔耳每日涂敷,可致干性坏死,以至脱落.枯痔散中含砷量为8%~16%左右,易自黏膜面吸收,应用不当,可致急性中毒。

本品急性中毒症状表现为:呕吐、淘米水样腹泻、蛋白尿、血尿、眩晕、头痛、紫绀、晕厥、昏睡、惊厥、麻痹,以至死亡.暴发型可无上述明显症状,迅即发生虚脱、惊厥、麻痹而死亡。

慢性中毒症状表现为:体力渐衰,显著消瘦,毛发脱落,皮肤色素沉着,指甲脱落,结膜炎、鼻炎、喉炎等黏膜刺激症状.严重者可出现砷毒性多发性神经炎,肝脂肪性变及再障性贫血。

临床曾有误服含砷农药而中毒的报告。

中毒救治:

1. 内服中毒者即给予洗胃,洗胃用重碳酸钠、氢氧化高铁.洗毕,用新配制的氢氧化铁溶液30ml内服;必要时用温水或肥皂水作高位清洁灌肠.禁用导泻剂,以避免肠穿孔。

2. 一般认为砷与含巯基酶结合,影响酶的活性,从而严重干扰组织代谢,出现中毒,所以临床急救时用二巯基丙醇(BAL)类解毒.急性中毒时可选用下列药物:

a. 二巯丙醇:肌肉注射,剂量为2.5~4mg/kg.最初2日每4~6小时注射1次,第3日每6~12小时注射1次,以后每日注射1~2次,1疗程为7~14日。

b. 二巯基丙醇磺酸钠:每次5mg/kg,静脉注射,每4~5小时1次.第2天2~3次/日,以后每日1~2次,持续1周。

c. 二巯丁二钠:首剂2g,以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10~20ml稀释后静脉注射(不宜静滴),以后每次1g,每小时1次,共用4~5次。

3. 酌情补液,并给予适量维生素C及ATP.血压降低时,加入去甲肾上腺素。

4. 对症处理:惊厥时给予镇痉剂;有严重溶血时,可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高度贫血时,酌情输血;有严重血红蛋白尿时,给予碳酸氢钠;腹痛时,可皮下注射盐酸吗啡;呼吸麻痹时,给予呼吸兴奋剂.对于慢性中毒引起多发性神经炎时,可肌肉注射维生素B1、B12等,口服烟酸、复合维生素B、地巴唑等。

5. 中草药治疗:

a. 绿豆60g,连翘、金银花各30g,木通、黄连、甘草各9g,滑石12g,天花粉15g.水煎,早晚分服.b. 香附、冰片(冲)各9g,鸡血藤、青木香、广木香、三七各15g,水煎服。

[医家论药]

“砒乃大热大毒之药,而砒霜之毒尤烈,鼠雀食少许即死,猫犬食鼠雀亦殆,人服至一钱许亦死,虽钩吻、射罔之力,不过如此,而宋人著《本草》,不甚言其毒,何哉?此亦古者石之一种也.若得酒及烧酒,则腐烂肠胃,顷刻杀人,虽绿豆、冷水亦难解矣.此物不入汤饮,惟入丹丸.凡痰疟及齁喘,用此真有劫病立地之效.但须冷水吞之,不可饮食杯勺之物,静卧一日或一夜,亦不作吐;少物引发,即作吐也.其燥烈纯热之性,与烧酒焰消同气.寒疾湿痰,被其劫而怫越顿开故也.凡头疮及诸疮见血者,不可用此,其毒入经,必致杀人.”(《本草纲目》)

附注:砒石,其色呈淡黄或淡红色,条痕也呈淡黄色,故有砒黄之称.原产信州(今江西上饶),因此又有信州砒黄、信砒、信石之名,后隐“信”为“人言”,而称人言.在未经煅之前又称生砒。

砒石药材有红信石和白信石两种.红信石又称为红矾、红砒,其成分除含三氧化二砷外,尚含红色矿物质.白信石又称为白砒,其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砷,其加高热可以升华.通常认为,白信石质纯净而药力较强,但产量较少;红信石产量较多,目前药用以红信石为主.砒石毒性极大,古时以之劫痰平喘、截疟,每用不得过 75mg,多入丸散;惟恐中毒,每以绿豆汤送服,以缓其毒性.目前已很少内服,多外用于痔疮、瘰疬、溃疡腐肉不脱等证的治疗。

砒石的升华物称为砒霜,其成分仍然为三氧化二砷,功效与砒石相同.有文献认为,砒霜之毒性较砒石更剧,内服极宜谨慎,仅不得已而用之,每用3~15mg.外用方法则同砒石。



 · 下页:枇杷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