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别名]
芳香《神农本草经》,苻蓠、泽芬《吴普本草》,香白芷《夷坚志》。
[考证]
本品入药始见于《本经》,列为中品。《名医别录》曰:“白芷生河东川谷下泽,二月、八月采根暴干。《本草图经》载:“白芷, 今所在有之,吴地尤多。根长尺余,白色,粗细不等。枝杆去地五寸已上。春生叶,相对婆娑,紫色,阔三指许。花白微黄,入伏后结 子.立秋后苗枯。”并附“泽州白芷”图。上述产地、形态特征及附图与今所用的杭白芷、祁白芷原植物相近。
[药材来源]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白芷Angelica dahurica (Fisch.ex Hoffm.) Benth. et Hook.f.或杭白芷A. dahurica (Fisch.ex Hoffm.) Benth.et Hook. f. var. formosana (Boiss.) Shan et Yuan的干燥根。
[药材性状]
(1) 白芷 根类圆锥形,长7-24cm,直径1.5-2cm。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较光滑,有多数皮孔样横向突起散生,并有支根痕,顶 端有凹陷的茎痕。质坚硬而重,断面类白色,粉性,皮部有多数棕色油点 (油管) ,形成层环圆形。气香,味辛、微苦。
(2) 杭白芷 根圆锥形,长10-20cm,直径2-2.5cm。上部粗大,略具四棱,皮孔样突起较大,长O.5-1cm,于四棱处尤多,略排成 四纵行。断面形成层环类方形。 饮片:为圆形厚片,白色或灰白色,粉性,可见圆形或类方形的棕色形成层环,皮部散有多数棕色油点。
[成品规格]
一等:呈圆锥形,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体坚,断面白色或黄白色,粉性,有香气,味辛微苦;每千克36支以内,无空心、黑心、芦 头、油条、杂质、虫蛀、霉变。 二等:每千克60支以内,余同一等。三等:每千克60支以外,顶端直径不得小于0.7cm。间有白芷尾、黑心、异状、油条,但总数不得 超过20%,无杂质、霉变。
[显微特征]
根横切面:木栓层为多列木栓细胞。皮层窄,偶有油管分布。韧皮部宽广;筛管群略呈径向排列;油管较多,直径28-79μm,内含黄 棕色分泌物;韧皮射线长短不一,长者细胞径向延长较明显。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束2-4分叉,导管径向排列;木射线较宽。本品 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少数合圆簇状草酸钙结晶。 粉末:黄白色。①淀粉粒单粒圆球形或椭圆形,直径3-20μm,脐点十字状、裂缝状、点状、三叉状或星状,大粒层纹隐约可见;复 粒由2-8 (-12) 分粒组成。②草酸钙簇晶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呈圆簇状或类圆形,直径6-18μm。③网纹、螺纹及具缘纹孔导管直径9 -104μm,具缘纹孔横向延长成梯状排列。④油管多已破碎,分泌细胞含淡黄棕色分泌物。油管碎片旁的细胞中淀粉粒溶化后留有网格 样痕迹。此外,木栓细胞壁薄,木化。
· 下页:白鲜皮治病验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