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别名]
斑猫、龙尾《神农本草经》,蟹蝥《说文》,斑蚝、龙蚝、斑菌、晏青《吴普本草》,龙苗《药性论》,斑毛《得宜本草》,班蝥 《本草汇纂》,羊米虫《陆川本草》,老虎斑毛、花斑毛、花壳虫、小豆虫、放屁虫《中药志》,花罗虫《广东中药》,章瓦《吉林中 草药》。
[考证]
斑蝥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陶弘景曰:“豆花时取之,甲上黄黑斑色,如巴豆大者是也。”《蜀本草》载:“《图经本 草》云:七月八月大豆叶上甲虫,长五六分,黄黑斑文,乌腹尖喙。”据上所述,斑蝥古今来源一致。
[药材来源]
本品为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 (大斑芫青) 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或黄黑小斑蝥 (眼斑芫青) M.cichorii Linnaeus的干燥体。
[药材性状]
南方大斑蝥:虫体呈长圆形,一般长1.5-2.5 cm,宽0.5-1 cm,头及口器下垂,有较大的复眼及触角各1对,触角多已脱落。背部具革 质鞘翅1对,黑色,有黄色或棕黄色横纹3条,鞘翅下有棕色膜状透明的内翅2片。胸腹部乌黑色,有光泽,胸部有足3对。有特殊异臭。 黄黑小斑蝥:体型较小,长1-1.5 cm。
[成品规格]
商品按来源有南方大斑蝥和黄黑小斑蝥两种,均为统装,以虫体个大、完整、色鲜明者为佳。
[显微特征]
1、南方大斑蝥 粉末:灰褐色。①刚毛黑棕色,完整者平直或呈镰刀状弯曲,先端锐尖,基部渐窄,色较淡,长175-500μm,直径4- 30μm,表面有纵向条纹,有的条纹向一侧扭曲。②横纹肌纤维淡黄棕色或无色,侧面观明暗带呈水波纹状纹理;断面观少见。另有侧 面观肌纤维界线不清楚,肌原纤维隐约可辨,直径约1.5μm。③体壁碎片淡黄色、黄棕色或深棕色,表面可见毛窝及刚毛,有的有短刺 状、钉状或乳头状突起:④复眼碎片几无色,表面观呈规则的六角形,角膜透明,其下类圆形小眼间有棕褐色微细色素颗粒。⑤气管壁 碎片不规则形,平直或弯曲成弧状或管状;螺旋丝细。
2、黄黑小斑蝥 粉末:灰褐色。刚毛黑棕色、淡黄色或无色,较细长,长280-750μm,直径4-13μm。
· 下页:斑蝥中成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