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别名]
生地黄《别录》,鲜生地 (张秉成《本草便读》) ,山菸根 (辽宁) ,酒壶花根,蜜罐花根,怀庆地黄。
[考证]
地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名医别录》云:“生咸阳川泽,黄土地者佳,二月、八月采根。”《本草图经》曰:“二 月生叶,布地便出似车前,叶上有皱纹而不光,高者及尺余,低者三四寸。其花似油麻花而红紫色,亦有黄花者。其实作房如连翘,子 甚细而沙褐色。根如人手指,通黄色,粗细长短不常,二月、八月采根。”《本草衍义》云:“叶如甘露子,花如脂麻花,但有细斑 点,北人谓之牛妳子。花、茎有微细短自毛。”《本草纲目》载:“今人惟以怀庆地黄为上。亦各处随时兴废不同尔。地黄初生塌地。 叶如山白菜而毛涩,叶面深青色,又似小芥叶而颇厚,不叉丫。叶中撺茎,上有细毛。茎梢开小筒子花,红黄色,结实如小麦粒。根长 三四寸,细如手指,皮赤黄色,如羊蹄根及胡罗卜根。”从以上记载的产地、采收、质量、形态以及《本草纲目》附图与现今所用地黄 原植物基本一致。所述根细如手指者,系指野生品,现河南等地栽培品,根粗肥厚。
[药材来源]
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根。
[药材性状]
1.鲜地黄 呈纺锤形或条状,长8-24cm,直径2-9cm。外皮薄,表面浅红黄色,具弯曲的纵皱纹、芽痕、横长皮孔及不规则疤痕。肉 质,易断,断面皮部淡黄白色,可见橘红色油点,木部黄白色,导管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甜、微苦。
2.生地黄 (干地黄) 多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或长圆形,中间膨大,两端稍细,有的细小,长条状,稍扁而扭曲,长6-12cm,直径3- 6cm。表面棕黑色或棕灰色,极皱缩,具不规则的横曲纹。体重,质较软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棕黑色或鸟黑色,有光泽,具黏性。无 臭,味微甜。
饮片性状: 鲜地黄呈纺锤形或条状,外皮薄,表面浅红黄色,具弯曲的纵皱纹、芽痕、横长皮孔及不规则疤痕。肉质,易折断,切面 淡黄白色,可见橘红色油点,中部有放射状纹理。气微,味微甜,微苦。 生地黄为不规则类圆形厚片,表面棕黑色或乌黑色,有光泽,油润粘性,中间隐现菊花心纹理。周边灰黑色或棕灰色,皱缩。质柔 软,坚实,气特异,味微甜、微苦。 生地炭为不规则块片,表面焦黑色,质轻松鼓胀,外皮焦脆,中心部呈棕黑色并有蜂窝状裂隙。有焦苦味。
[成品规格]
商品地黄按每斤支头多少分为五等和下路规格。以个大、体重、质柔软油润、断面乌黑,味甜者为佳。尤以河南产品怀庆地黄最佳, 为四大怀药之下。
规格等级标准:
1.生地 一等:呈纺锤形或条形块根。体重质柔润。表面苏臼色或灰褐色。断面黑褐色或黄褐色,具有油性、味微甜。每公斤16支以内。无声头、老母、生心、焦枯。
二等:每公斤32支以内,其余同一等。
三等:每公斤60支以内,其余同一等。
四等:每公斤100支以内,其余同一等。
五等:油性少,支根瘦小。每公斤100支以外,最小货直径1cm以上,其余同四等。
2.出口生地以每公斤几支分等级。计:8支、16支、32支、50支、小生地、生地节。 麻袋包装,每件净重25公斤。
东南亚药商喜进高档货,因切片后,外形美观,质高,日商需求小生地和生地节,因价格便宜,回国后均加工粉碎出售,供顾客泡水 冲服。
[显微特征]
本品横切面:木栓细胞数列。皮层薄壁细胞排列疏松;散有较多分泌细胞,含橘黄色油滴;偶有石细胞。韧皮部较宽,分泌细胞较 少。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射线宽广;导管稀疏,排列成放射状。 生地黄粉末深棕色。木栓细胞淡棕色,断面观类长方形,排列整齐。薄壁细胞类圆形,内含类圆形细胞核。分泌细胞形状与一般薄壁 细胞相似,内含橙黄色或橙红色油滴状物。具缘纹孔及网纹导管直径约至92μm。
· 下页:地黄中成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