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中药全书 < 健康书籍 
茯苓的鉴别
来源: 类别:中草药大全

[中药别名]

茯菟《神农本草经》,松腴、不死面《记事珠》,松薯、松苓、松木薯《广西中药志》。

[考证]

茯苓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名医别录》云:“生太山山谷大松下。二月、八月采,阴干。”《本草经集注》载:“自 然成者,大如三四升器,外皮黑细皱,内坚白,形如鸟兽龟鳖者良。”《新修本草》曰:“今太山亦有茯苓,自实而块小,而不复采 用。第一出华山,形极粗大。”《本草图经》载:“茯苓生泰山山谷,今泰、华、嵩山皆有之。出大松下,附根而生,无苗、叶、花、 实,作块如拳,在土底,大者至数斤。似人形龟形者佳,皮黑,肉有赤白两种。”《本草纲目》亦载:“茯苓有大如斗者,有坚如石 者,绝胜。其轻虚者不佳,盖年浅未坚故尔。”综合以上各家对茯苓形态及生境、产地的描述,如生松下,无苗、叶、花、实,作块如 拳,在土底,大者至数斤,外皮黑细皱,内坚白等。并参照《本草图经》、《本草纲目》及《植物名实图考》的附图,证明古代所用之 茯苓与多孔菌科真菌茯苓菌核的特征一致。

[药材来源]

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 (Schw.) Wolf的干燥菌核。

[药材性状]

茯苓个呈类球型、椭圆形、扁圆形或不规则团块,大小不一,小者如拳,大者直径至30 cm或更大,可达数十斤。外皮薄,棕褐色或黑 棕色,粗糙,具皱纹及缢缩,有时部分剥落。质坚实,破碎面颗粒性,近边缘淡红色,有细小峰窝样孔洞,内部白色,少数淡红色,有 的中间抱有树根。气微,味淡,嚼之粘牙。 茯苓皮呈不规则片状,外面棕褐色至黑棕色,内面白色或淡棕色,质较软,略具弹性。 茯苓块、茯苓片多呈方形或长方形块片,长3-4 cm,厚约7 mm,白色、淡红色或淡棕色,平滑细腻。饮片性状: 茯苓为不规则厚片或块,大小不一,表面白色,淡红色或淡棕色。体重,质坚实。切面颗粒性。无臭,味淡,嚼之粘牙。 朱茯苓形如茯苓片,表面朱红色。茯苓皮为不规则带皮薄片,大小不一,外表面褐棕色或黑褐色,内面白色或浅棕色,质地松软,略具 弹性。

[成品规格]

1.个苓 一等:体坚实、皮细,断面白色,无杂质、霉变。二等:体软泡,质粗,断面白色至黄赤色,间有皮沙、水锈、破块、破伤。

2.白茯苓 为切去赤茯苓后的白色部分。①白苓片 一等:白色或灰白色,厚度每cm7片,长宽不小于3cm,毛边 (不修边) ,质细。 二等:厚度每cm5片。②白苓块赤黄色,厚4-6mm,长宽4-5cm,边缘苓块可不成方形,间有长宽1.5cm以上的碎块。⑥骰方 白色, 长、宽、厚lcm以内,均匀整齐,质坚实,不规则碎块不超过10%。④白碎苓 为加工茯苓时白色或灰白色的大小碎块或碎屑。

3.赤茯苓 除去茯苓皮后,再切下周边或内部淡红色的部分。①赤苓块 扁方形,赤黄色,厚4-6mm,长宽4-5cm。边缘苓块可不成方 形,间有1.5cm以上的碎块。②赤碎苓 为加工茯苓时的赤黄色大小碎块或碎屑。

4.茯神块 为茯苓块中穿有坚实细松根者,长宽4-5cm,厚4-6mm,松根直径不超过1.5cm,边缘苓块可不成方形。

5.茯神木 为茯苓中间生长的松木,多为弯曲的松根,似朽木状,质松体轻,每根直径不超过2.5cm,周围带有2/3的茯苓肉。

6.茯苓皮 为剥下的茯苓外皮,多不规则片状,外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内表面白色或淡棕色,质脆,略具弹性。 出口品有排苓、大楝苓、中楝苓、小楝苓,每个重800-600g,外皮棕红色,内部粉白。又有一、二、三、四、五等平片,桶装净重 60kg。

[显微特征]

茯苓粉末:

1. 用斯氏液装片,可见无色不规则形颗粒团块、末端钝圆的分枝状团块及细菌丝;遇水合氯醛液粘化成胶冻状,加热团块物溶化。

2. 用5%氢氧化钾溶液装片,可见菌丝细长,稍弯曲,有分支,无色 (内层菌丝) 或带棕色 (外层菌丝) ,长短不一,直径3-8 (-16) μm, 横隔偶见。



 · 下页:茯苓中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