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中药全书 < 健康书籍 
黄精的鉴别
来源: 类别:中草药大全

[中药别名]

菟竹、鸡格、鹿竹、重楼、救穷《名医别录》,萎蕤、苟格、马箭《本草图经》,气精《宝庆本草折衷》,黄芝《灵芝瑞草经》,生 姜《滇南本草》,野生姜《本草蒙签》,野仙姜《广西通志》,山生姜《本草备要》,玉竹黄精、白及黄精《本草从新》,阳雀蕻《辰 溪志》,土灵芝、老虎姜《草木便方》,山捣臼《岭南采药录》,鸡头参《山西中药志》,懒姜《贵州民间草药》。

[考证]

黄精始载于《雷公炮炙论》,并指出其“叶似竹叶”。《本草经集注》曰:“今处处有。二月始生,一枝多叶,叶状似竹而短,根似 萎蕤。萎蕤根如荻根及菖蒲,穊节而平直;黄精根如鬼臼、黄连,大节而不平,虽燥并柔软有脂润。”萎蕤,即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 (Mill.) Druce,说明黄精与玉竹相似,应为百合科黄精属植物。《本草图经》载有10幅黄精图,其中“滁州黄精”、“解州黄 精”和“相州黄精”均为叶轮生,与黄精P.sibiricum Detar.ex Redoute相似,“永康军黄精”叶互生,与多花黄精P.cyrtonema Hua接 近。 《植物名实图考》载有黄精、滇黄精两条。其黄精条附图可确定为多花黄精。滇黄精条曰:“滇黄精,根与湖南所产同而大,重数 斤,俗以煨肉,味如山蓣。茎肥色紫,六七叶攒生作层,初生皆上抱。花生叶际,四面下垂如璎珞,色青白,老则赭黄。”结合其附图 可鉴定为P.kingianum Coll.et Hemsl. 由此可见,古代所用黄精来源不止一种,但主要为百合科黄精属植物,这与目前药用的黄精原植物大致相符。[药材来源]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多花黄精P. cyrtonema Hua、黄精P.lygonatum sibiricum Delar. ex Redoute或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 et Hemsl. 的干燥根茎。

[药材性状]

1. 多花黄精 (姜形黄精、白及黄精) 根茎扁长条结节块状,肉质肥厚,完整者长约10cm,厚l-2.5cm,通常有5个膨大块状结节相紧接, 其两侧有短分枝,状如白及,宽2.5-3.5 (-7.5) cm,顶端结节较小。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具不规则皱纹,结节上侧有圆盘状茎痕,直径 0.8-1.5cm,可见多数维管束点痕,短枝顶端有芽痕;全体可见波状环节纹,以下侧为明显,节间长0.2-1cm,并散有细小圆形根痕。质 坚实,角质样,气微,味甜,有粘性。

2. 黄精 (鸡头黄精) 根茎呈细柱状,略扁,长3-10 cm,直径0.5-1.5 cm,一端或两侧稍膨大,形如鸡头,或有短分支,宽1.5- 2cm;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有纵皱纹,茎痕圆形,直径5-8mm,节间长0.3-1.5cm。

3. 滇黄精 (大黄精) 根茎块状或连珠状,长10cm以上,直径2-6cm;表面淡黄色或黄棕色,有不规则皱纹;茎痕呈圆盘状,周围凹入中 部。

饮片性状: 黄精为不规则厚片,直径0.5-1.5cm,表面淡黄色或棕黄色,半透明,周边黄棕色,较皱缩,偶见盘状茎痕 (俗称“鸡 眼”) ,质稍硬而韧,粘性。味甜。酒黄精形如黄精片,表面黑色,有光泽,中心深褐色,味甜,微有酒香气。蒸黄精形如黄精片,全体 乌黑色,滋润,有光泽,质柔软,折断面黑褐色。微带焦糖气,味甜而微苦。

[成品规格]

根据性状不同分姜形黄精、鸡头黄精及大黄精三种。习惯上以姜形黄精质最优。均以块大、肥润、色黄白、断面透明者为佳。熟黄精 以色黑、块大、油性大者优。

[显微特征]

1. 多花黄精 根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外被角质层。皮层较窄,与中柱界线不明显。中柱维管束散列,多为外韧型,偶见周木型。本 品薄壁组织间有粘液细胞,长径51-193 (-323) μm,短径22-l36 (-l58) μm,内含草酸钙针晶束,针晶束长60-156μm。

2. 黄精 维管束多为外韧型,少数周木型,外侧维管柬较小,向内则渐大;粘液细胞长径96-253μm,短径44-187μm,草酸钙针晶束 长68-161μ1m。

3. 滇黄精 维管束主为周木型,少数外韧型;粘液细胞长径115-210μm,短径81-160μm,针晶束长115-204μm。



 · 下页:黄精中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