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中药全书 < 健康书籍 
鹿茸的药论
来源: 类别:中草药大全

[药论]

1.论鹿茸助阳气、益精,血、通血脉之功①绍希雍:“鹿茸,禀纯阳之质,含生发之气。妇人冲任脉虚,则为漏下恶血,或瘀血在 腹,或为石淋。男子肝肾不足,则为寒热、惊痫,或虚劳洒洒如疟,或羸瘦、四肢酸疼、腰脊痛,或小便数利、泄精、溺血、此药走命 门、心包络及肝、肾之阴分,补下元真阳,故能主如上堵证及益气强志也。痈肿疽疡,皆营气不从所致,甘温能通血咏,和腠理,故亦 主之。” (《本草经疏》) ②张石顽:“鹿茸功用,兮主伤中劳绝,腰痛瓶瘦,取其补火助阳,生精益髓,强筋健骨,固精摄便,下元虚 人,头旋眼黑,皆宜用之。《本经》治漏—卜恶血,是阳虚不能统阴,即寒热惊痈,皆肝肾精血不足所致也。八味丸中加鹿茸、五味 子,名十补丸,为峻补命门真元之专药。” (《本经逢原》) ③叶天士:“鹿茸,味甘可以养血,气温可以导火,所以止惊痈之寒热也。 益气者,气温则益阳气,味甘则益阴气也。甘温有益阴阳之气,气得刚大而志强矣。鹿茸,骨属也,齿者骨之余也,甘温之味主生长, 所以生齿。” (《本草经解要》)

2.论鹿茸与鹿角功用区别 徐大椿:“鹿茸气体全而未发泄,故补阳益血之功多;鹿角则透发已尽,故拓毒消散之功胜。先后迟速之 间,功效辄异。非明乎造化之机者,不能测也。”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3.论用鹿茸宜小量缓补 曹炳章:“鹿茸,补精填髓之功效虽甚伟,服食不善,往往发生吐血、衄血、目赤、头晕、中风昏厥等症。考 其原因,其人平时多阳旺液燥,贫血亏精,气血乏运,苟服食参、茸,能用份少、服日多,则助气养血,有益无损,虽有余热,亦不为害;若阳虚阴燥之人,再骤服大剂,以致有助燥烁阴之弊。盖茸为骨血之精,通督脉而上冲于脑,其上升之性,故如上述之病生焉。余 每遇当用鹿茸之症,自一厘渐增至数分、数钱,每获妥效,此即大虚缓补之义也。” (引自《中国药学大辞典》)



 · 下页:鹿茸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