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中药全书 < 健康书籍 
牡丹皮的鉴别
来源: 类别:中草药大全

[中药别名]

牡丹根皮《本草纲目》,丹皮《本草正》,丹根 (贵州) ,木芍药,洛阳花。

[考证]

牡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名医别录》载:“牡丹生巴郡山谷及汉中。”《本草经集注》云:“今东间亦有,色赤者 为好。”《新修本草》载:“生汉中。剑南所出者,苗似羊桃,夏生白花,秋实圆绿,冬实赤色,凌冬不调,根似芍药,肉白皮 丹。”《本草图经》载:“今丹、延、青、越、滁、和州山中皆有之。花有黄紫红白数色。此当是山牡丹,其茎梗枯燥,黑白色。二月 于梗上生苗叶,三月开花,其花叶与人家所种者相似,但花止五六叶耳。五月结子黑色,如鸡头子大。根黄白色,可五七寸长,如笔管 大..近世人多贵重,圃人欲其花之诡异,皆秋冬移接,培以壤土,至春盛开,其状百变。”《本草纲目》载:“牡丹以色丹者为上, 虽结子而根上生苗,故谓之牡丹。唐人谓之木芍药,以其花似芍药,而宿干似木也。”综上所述,古今所用之牡丹皮,其原植物品种基 本一致。

[药材来源]

本品为毛莨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干燥根皮。

[药材性状]

根皮大多呈圆筒状,有纵剖开的裂缝,筒径0.5-1.4cm,皮厚2-4mm。外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有多数横长皮孔及细根痕,栓皮脱落 处粉红色;内表面淡灰黄色或浅棕色,有多数亮银星 (系针状或片柱状丹皮酚结晶) 。质硬脆,折断面较平坦,粉性,淡粉红色或灰白 色。有特殊香气,味微苦、涩,有麻舌感。 刮丹皮外表面红棕色或淡棕黄色,有多数黑色或棕色疤痕。

饮片性状: 丹皮呈圆形或半圆形的薄片,外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栓皮脱落处呈粉红色;内表面淡灰黄色或淡棕色,常见发亮的结晶。 切断面呈淡粉红色。质硬而脆,粉性。气芳香,味微苦而涩。丹皮炭呈黑褐色,气香,味微苦而涩古。

[成品规格]

1. 凤丹 圆筒状,长均匀、微弯,两端剪平,纵形隙口紧闭,表面褐色,皮细肉厚。质硬而脆。断面粉白色,粉质足,有亮银星,香气 浓,味微苦涩。无术心、青丹。一等:长8cm以上,中部围粗2.5cm以上云二等:长5cm以上,中部围粗1.8cm以上;三等:长4cm以 上。中部围粗1cm以上。四等:不合一、二、三等的细条及断支碎片,围粗不小于0.6cm。

2. 连丹 (原丹) 圆筒状,条均匀、稍弯曲,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栓皮脱落处显粉棕色。质硬而脆,断面粉白色或淡褐色,粉性,有 香气,味微苦涩。一等:长6cm以上,中部围粗2.5cm以上,碎节不超过5%,无本心。二等:长5cm以上,中部围粗1.8cm以上,余同一 等。三等:长4cm以上,中部围粗1cm以上,余同一等。四等:不合一、二、三等的细条及断支碎片,围粗不小于0.6cm,无木心、碎 末。

3. 刮丹 圆筒状,条均匀,刮去外皮。表面粉红色,在节疤、皮孔、根痕处偶有未去净的栓皮,形成棕褐色的花斑。质坚硬,断面粉白 色,有粉性。气香浓,味微苦涩。一等:长6cm以上,中部围粗2.4cm以上,皮刮净,色粉红,碎节不超过5%,无术心。二等:长5cm以 上,中部围粗1.7cm以上,余同一等。三等:长4cm以上,中部围粗0.9cm以上,余同一等。四等:不合一、二、三等长度的断支碎片,无 木心、碎末。

4. 出口商品分刮丹和连丹两种,均分一、二两等。

[显微特征]

根皮横切面:木栓层为多列木栓细胞,壁浅红色。皮层为10余列切向延长的薄壁细胞。韧皮部占绝大部分,射线宽1-3列细胞。本品 薄壁细胞含淀粉粒,有的含草酸钙簇晶。

牡丹皮粉末:1. 淀粉粒单粒类球形,直径3-19μm,脐点明显,三叉状、星状或裂缝状;复粒由2-6分粒组成。

2. 草酸钙簇晶直径6-50μm,含晶细胞有时数个连接,簇晶排列成行;也有一个薄壁细胞中含数个簇晶。

3. 木栓细胞壁稍厚,浅红色。



 · 下页:牡丹的种植、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