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中药全书 < 健康书籍 
蜈蚣的饲养技术
来源: 类别:中草药大全

[动/植物形态]

少棘巨蜈蚣: 成体体长110-140mm。头板和第1背板金黄色,自第2背板起墨绿色或暗绿色,末背板有时近于黄褐色,胸腹板和步足淡 黄色。背板约自第4-9节起,有两条不显著的纵沟。腹板在第2-19节间有纵沟。第3、5、8、10、12、14、16、18、20体节的两侧各具气 门1对。头板前部的两侧各有4个单眼,集成左右眼群、颚肢内部有毒腺;齿板前缘具小齿5个,内侧3小齿相互接近。步足21对,最末步 足最长,伸向后方,呈尾状;基侧板后端有2小棘;前腿节腹面外侧有2棘,内侧有1棘;背面内侧有1棘和1隅棘;隅棘顶端有2小棘。 栖息在丘陵地带和多沙土的低山区,喜欢在温暖的地方,以小型昆虫及其卵等为食。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中药产地]

主产于湖北、浙江、湖南、安徽、河南、江苏、陕西省等地,以湖北、浙江省产量大。野生或饲养。

[饲养技术]

蜈蚣为夜行性动物,白天潜居于杂草丛中或乱石堆下,夜晚活动,觅食。为典型的肉食性动物,食性广泛,尤喜小昆虫类,也食蛙、 鼠、蜥蜴及蛇类等。喜独居,有冬眠习性。每年秋、冬季节气温低于15摄氏度以下,即蛰伏在石下10-15cm深处的向阳,避风处。蜈蚣雌雄 异体,卵生,并有孵卵、育幼的习性。3年蜈蚣性成熟后,一般来说在每年5-9月的夜间交配,雌体交配1次可连续产受精卵3-5年。产卵季 节在6月下旬至8月上旬,以7月中、上旬为产卵盛期。每年产卵1次。每产20-60粒,产完卵后,將卵抱在步足之间。抱卵孵化时间长达 35-45日。伴随着幼虫生长,一生蜕皮数次。蜈蚣饲养常采用箱养、缸养、池养等法。饲料采用夏季灯光诱虫,春、秋饲养地鳖虫、蚯 蚓饲喂蜈蚣等方法。产卵繁殖期是饲养的关键时期,产卵前应加强营养,孵化结束后应及时把幼体与母体分离。冬季要做好保暖保湿工 作,温度不能低于0摄氏度。 栽培研究进展: 略

[采收与加工]

人工饲养的蜈蚣,一般来说在7-8月采收;野生蜈蚣在夏季雨后根据栖息环境翻土扒石寻捕。捕后,先用沸水烫死,取长宽和蜈松相等, 两端削尖的薄竹片,一端插人蜈蚣的头部下腭,另一端插入尾端,借竹片的弹力,使蜈蚣伸直展平。晒干或烘干。

[中药炮制]

1.蜈蚣 取原药材,除去竹片及头足,用时折断或捣碎。

2.焙蜈蚣 取净蜈蚣,除去头足,用文火焙至黑褐色质脆时,放凉。 炮制研究进展: 略

[中药贮藏]

贮于干燥容器中,密闭,防潮,防霉,防蛀。



 · 下页:土鳖虫治病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