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中药全书 < 健康书籍 
五味子的鉴别
来源: 类别:中草药大全

[中药别名]

玄及《吴普本草》,会及《名医别录》,五梅子《辽宁主要药材》,山花椒 (陕西、甘肃) ,软枣子 (山东) 。

[考证]

五味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云:“生齐山山谷及代郡。”《本草经集注》谓:“今第一出高丽,多肉而酸甜,次出 青州、冀州,味过酸,其核并似猪肾。”《新修本草》载:“其叶似杏而大,蔓生木上,子作房如落葵,大如樱子。一出蒲州及蓝田山 中。”《本草图经》曰:“今河东、陕西州郡尤多,而杭越间亦有。春初生苗,引赤登于高木,其长六七尺。叶尖圆似杏叶,三、四月 开黄白花,类小莲花。七月成实,如豌豆许大,生青熟红紫。”根据以上所述的植物形态、药物滋味等及《本草图经》所附“越州五味 子”图,可以确认为木兰科五味子属植物。其中分布于代郡、青州、冀州及高丽的,与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ls (Turcz,) Baill。的产 地相符,而分布于齐山、蒲州、蓝田、河东、杭越等地的,与华中五味子S. Sphenanthera Rehd.et Wils.的产地一致。《本草纲目》 云:“五味今有南北之分,南产者色红,北产者色黑,入滋补药必用北产者乃良。”古今用药情况相同。

[药材来源]

本品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 Baill.或华中五味子S. sphenanthera Rehd. et Wils.的干燥成熟果实,前者习称“北五味 子” ,后者习称“南五味子”。

[药材性状]

北五味子:果实呈不规则球形,直径5-8 mm。表面紫红色或暗红色,显油润,有网状皱纹,果肉粘韧。种子1-2粒,肾形,长4-5 mm,宽3-4 mm,表面棕黄色,有光泽,种脐黑色,种皮硬脆,种仁淡黄色,富油质。果肉味酸;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微咸而辛。 南五味子:粒较小,表面棕红色或暗棕色,干瘪,皱缩,果肉常紧贴于种子上。

饮片性状: 北五味子: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扁球形,直径5-8mm。表面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显油润,果肉柔软。种子1-2 粒,肾形,表面黄棕色,有光泽,种皮薄而脆。果肉气微,味酸;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辛微苦。

醋五味子:表面黑色或黑褐色,质柔润或微显油润,微具醋气。

酒五味子:表面紫黑色或黑褐色,质柔润或稍显油润,微具酒气。

蜜五味子:色泽加深,略显光泽,味酸,兼有甘味。

[成品规格]

商品有北五味子 (辽五味) 和南五味子 (山五味子) 两种,均以粒大、内厚,色泽红润、具有油润光泽者为佳。北五味子商品中分为 一、二等,南五味子系统货。习惯认为以辽宁产者油性大、紫红色、肉厚、气味浓,质量最佳,故有“辽五味”之称。

规格等级标准:

北五味 一等:呈不规则球形或椭圆形。表面紫红色或红褐色,皱缩,肉厚,质柔润。内有肾形种子1-2粒。果肉味酸,种子有香气, 味辛微苦。干瘪脸不超过2%。二等:表面黑红,暗红或淡红色,皱缩,肉较薄,干瘪粒不超过20%。其它同一等。 南五味 统货。呈球形或椭圆形。表面棕红色或暗棕色。皱缩肉薄。内有种子一粒,味酸微苦辛。干枯粒不超过10%。

[显微特征]

北五味子果实横切面:外果皮1列表皮细胞,壁稍厚,外被角质层,间有油细胞。中果皮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内果皮1列小细胞。 种皮外表皮石细胞1列,栅栏状,壁厚,孔沟细密;其下为3-4列较大的石细胞;再下为数列薄壁细胞,种脊部位有维管束;油细胞1 列,长方形,含棕黄色挥发油;种皮内表皮1列小细胞,壁稍厚。胚乳细胞含脂肪油滴及糊粉粒。

北五味子粉末:

1. 种皮外表皮石细胞表面观多角形或长多角形,孔沟极细密。

2. 种皮石细胞呈类多角形、不规则形,纹孔较大而密。

3. 果皮外表皮细胞表面观类多角形,角质线纹明显,有类圆形或圆多角形的油细胞散在,内含挥发油滴。



 · 下页:五味子中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