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中药全书 < 健康书籍 
茵陈的鉴别
来源: 类别:中草药大全

[中药别名]

茵陈蒿《雷公炮炙论》,茵陈《本草经集注》,茵陈蒿《本草拾遗》,石茵陈《日华子本草》,绵茵陈《本经逢原》,绒蒿《广西中 兽医药用植物》,臭蒿、安吕草《江苏省植物药材志》,婆婆蒿《山东中药》,野兰蒿《湖南药物志》,黄蒿、狼尾蒿 (东北) ,西茵 陈 (西北) 。

[考证]

本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名医别录》载:“生太山及丘陵坡岸上。”《本草经集注》谓:“今处处有,似蓬蒿而叶 紧细,茎 (经) 冬不死,春又生。”韩保升谓:“叶似青蒿而背白。”综上所述,结合现时山东泰山所产茵陈的品种鉴定和生态分布来 考虑,可知《名医别录》谓“生太山”之茵陈即今之猪毛蒿,《本草图经》的“绛州茵陈”,就其地理分布而言,亦当属于此种。而陶 弘景称“经冬不死,春又生”者,虽未指明出产地区,但可理解为多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因此,可以认为现时国内各地通作药用的“叶 似青蓠而背白” (指幼苗) 的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 et kit.和茵陈蒿A. capillaris Thunb.都属于传统药用的茵陈,古今药用品种一 致。

[药材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滨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et Kit.或茵陈蒿A. capillaris Thunb.的幼苗。

[药材性状]

幼苗,灰绿色,全体密被白色柔毛,绵软如绒。茎细小,直径1-2 mm,叶有柄,叶片皱缩,二回羽状深裂,小裂片卵形或条形,长2 -6 mm,全缘;质软。气微香,味微苦。 饮片性状:绵茵陈呈松散之团状,灰绿色至黄绿色,全体密披白色茸毛,质绵软如绒。气清香,味微苦。茵陈蒿为类圆形片或块、 茎、叶、花序、果实混杂。断面类白色,周边淡紫色或紫色,体轻,质脆,气芳香,味微苦。

[成品规格]

商品有西茵陈,绵茵陈之分,以前者质佳。均以质嫩、绵软、色灰白、香气浓者为佳。习惯认为产于陕西三原的质最优。

[显微特征]

茵陈蒿粉末:

1. T形非腺毛众多,大多碎断呈纤维样,完整者顶端细胞极长,可至2 mm,直径6-26 μm,两臂不等长,壁厚,木化,基部1-2细 胞,极扁短。

2. 腺毛稀少,头部4、6、8细胞,顶面观呈鞋底形,细胞成对排列,侧面观细胞排成2-4层,无柄。

3. 上表皮细胞垂周壁较直,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上下表皮均有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3-5个。



 · 下页:茵陈中成药